硬膜外腔注入小剂量吗啡是术后镇痛的有效方法,已被临床广泛应用。笔者自2003年8月至2004年9月期间曾对420例硬膜外麻醉手术病人施行硬膜外腔吗啡PCEA和术毕硬膜外腔单次给予负荷量用于术后镇痛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文包括420例术后应用硬膜外腔术后镇痛病人,其中用镇痛泵给药104例,术毕前15分钟一次经硬膜外导管推注负荷量给药者316例。男性258例,女性162例,年龄均在15岁—85岁。其中:年龄15—59岁者254例,年龄60岁以上者166例。手术类型为肠梗阻、阑尾炎、疝修补术78例;剖宫产102例;子宫全切术50例;下肢手术190例。420例除剖宫产102例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外,其余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穿刺点均选L2—L3椎间隙穿刺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头向置管注入2%利卡多因5ml,5-12分钟待出现阻滞平面无腰麻征象后,追加2%利卡多因8-10ml,术毕前15分钟硬膜外腔注入负荷量0.375%布比卡因8ml内含吗啡2mg。采用镇痛泵给药的病人给予负荷量后配制吗啡8mg+氟哌利多5mg或枢丹8mg+0.75%布比卡因30ml+0.9%盐水70ml混合液盛入镇痛泵施行PCEA,注速1ml—2ml/h。镇痛混合液内加用氟哌利多5mg或枢丹8mg,目的在预防吗啡引起的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其他手术穿刺点亦选L2—L3椎间隙穿刺,先穿刺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用25G腰穿刺自硬膜外穿刺针针孔穿刺蛛网膜下腔,脑脊液流出通畅后,根据病人情况缓慢注入局麻剂(0.75%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1ml)1.8ml-3ml(约5秒钟1ml速度),拔出腰穿针,头向置入硬膜外导管3-4cm,固定导管,5-15分钟内调节手术所需麻醉平面。注意腰麻调节不佳,平面低追加1-2%利卡多因5-10ml进行调节效果较满意。对不用镇痛泵的病人,术中辅以芬氟合剂半量静注,术毕前15分钟左右硬膜外腔单次给予负荷量0.375%布比卡因8ml(内含吗啡2mg)。术后随访,分别记录24h、48h和72h的不良反应。采用视觉模拟评定法(VAS)评定镇痛效果,本文病例常规留置导尿管,故未知尿潴留情况。 1.2镇痛效果分为4级:佳(活动、咳嗽时无疼痛、无不良反应,VAS O),一般(静止情况下无疼痛、咳嗽,活动时轻度疼痛,VAS 1-2),欠佳(静止情况下仍疼痛,但能忍受,VAS 3-8),无效(持续性疼痛,呻呤VAS 9-10)。 2、结果 本文104例采用镇痛泵持续镇痛,效果佳者98例(94.23%),一般者4例(占3.84%),欠佳者2例(占1.92%),无效者0例。本文316例采用硬膜外腔一次注入负荷量0.375%布比卡因8ml内含吗啡2mg镇痛,一次注药的镇痛时间最短12h,最长72h。用药后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者8例(占7.69%),经胃复安10mg静脉注射或枢丹8mg静脉注射好转,皮肤瘙痒者4例(占3.8%),给予地米10g静注后症状缓解。 3、讨论 3.1采用硬膜外腔镇痛技术,镇痛效果良好,吗啡用药量小,可显著减轻病人的精神和体力负担,早日恢复功能锻炼,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3.2 吗啡止痛的效果存在个体差异,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有个体差异,本文未见呼吸抑制并发症,可能与本文所用的吗啡剂量较小有关。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在配伍使用氟哌利多或枢丹后,其发生已明显减少。本文104例术后常规留置硬膜外腔导管,均予严密观察,防止导管脱出,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止感染,保证病人安全。 3.3 采用镇痛泵持续给药或术毕一次给予负荷量,都能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利于患者咳嗽排痰,改善呼吸功能,维持循环功能稳定,及早恢复肠蠕动,因此有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作用。可根据患者经济条件任意选择镇痛泵或术毕一次负荷量给药镇痛法。但采用镇痛泵给药法似更为满意,还可减少护理工作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