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主题内容 > 疼痛镇痛 > 镇痛进展

分娩镇痛进展

时间:2010-08-23 14:42:50  来源:  作者:
   产痛是人类最常见的疼痛,也是大多数妇女一生中所经历的最剧烈的疼痛,分娩必痛产痛是正常的生理过程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传统观念,因此分娩的痛楚常被忽略。随着经济发展,文化、精神质量的提高,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越来越多,而提高和优化分娩镇痛质量是麻醉科和产科的目标。
  分娩镇痛 通常是指利用某种方法将分娩时的疼痛减轻到最低程度。实施分娩镇痛能缓解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有助于自然分娩。
  分娩镇痛的历史:
  自从人类的出现,分娩疼痛就已存在,对于许多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分娩是非常痛苦的,如何使产妇能清醒而无痛苦地分娩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
  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减轻分娩时的疼痛,采取念咒挂符等方法;.1660Wecker首次在分娩期间使用酒精以减轻分娩疼痛;1853年英国的Snow J首先用氯仿做分娩镇痛,185738岁的英国女王Victoria接受氯仿分娩镇痛,生下了王子Beatrice1880Klikovicz将笑气用于分娩镇痛;1885年前苏联学者首次在教科书中阐述分娩镇痛;1901年德国人第一次将腰麻用于分娩;1906年在Austria吗啡用于产科分娩镇痛;1909年在德国骶麻用于分娩;1920年低位硬外麻用于分娩;1933年英国的妇产科医生Dick-Read提倡自然分娩法或称生理分娩法,反对使用药物,他指出分娩痛是恐惧、紧张、疼痛综合征,是可以靠产妇自身控制的,他强调教育、运动和放松,通过解释工作解除产妇的恐惧心理,从产前开始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并应有适当正面的影响性资料,预备所要去的医院,训练肌肉放松的方法,加强分娩期的护理,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精神及肌肉松弛;1939年度冷丁在德国合成,次年用于分娩镇痛;1979年欧洲Revil提出硬外麻醉是分娩镇痛的最有效的方法;1988年首次报道将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技术用于分娩镇痛;1992年美国妇产学院分娩镇痛委员会提出:分娩导致许多妇女剧烈的痛苦,而这种痛楚往往被人们视为正常的过程而被忽略,产妇剧烈的痛苦理应引起人们对分娩镇痛的重视。关于分娩镇痛方法的选择,应尽可能避免对胎儿的影响并不影响产程
  分娩疼痛的机理:
  第一阶段的疼痛 分娩第一阶段的疼痛是由于宫颈部和子宫下段的扩张以及宫体部收缩,属于内脏疼痛,定位不明确,疼痛的强度与宫缩及宫腔内压力有关。从宫颈、子宫来的神经冲动通过骨盆神经丛、下中上腹神经丛、腰交感神经链、T10T11T12L1神经的白交感支以及伴同的交感神经传入脊髓背根后索。在分娩的初期只有T11T12神经根介入传导,但在收缩强烈时,T10L1也介入传递。因此,疼痛多放射到腹部、腰背、大腿等部位,有时髋骶部也会出现牵拉感。
  第二阶段的疼痛 分娩第二阶段的疼痛是由于在分娩结束阶段会阴部软产道伸展时,通过感觉神经传递而引起的疼痛,属于躯体疼痛,定位明确,该神经冲动来自S2S3S4,阴部神经的延伸径路是与阴部内动静脉一起抵达坐骨大孔,绕行于梨状肌之下,然后出离骨盆腔,继而绕行坐骨棘,经坐骨小孔到达骨直肠窝,进入阴部神经管分为直肠下神经、会阴神经、阴蒂背神经,阴唇的一部分也涉及股后皮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阴部股神经。因此疼痛位于阴道、直肠、会阴。
  分娩疼痛引起的生理变化:
  分娩疼痛可以导致各种继发性生理、生化改变,对母体和胎儿都不利,应及时处理,关键是减轻或消除疼痛。
  1.产痛导致产妇精神紧张、焦虑不安;
  2.机体产生应激反应,激素水平失调,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3.产妇能量消耗增加、耗氧量增加,正常成人休息时每分钟通气量6L,子宫收缩疼痛时増至20~25L/min,长时间过度换气,导致呼吸性碱中毒、氧离解曲线左移,组织缺氧,精神疲倦、情绪低落、宫缩乏力等;
  4.强烈的宫缩时胎盘血供减少、最终可导致胎儿血PH值降低,宫内缺氧,酸中毒;
  5.因害怕产痛,要求剖腹产的产妇增多。
  分娩镇痛的方法:
  1.非药物性镇痛(Lamaze精神预防法、针灸、经皮电刺激、外周按摩);

  2.局部麻醉(宫颈旁阻滞、阴部神经阻滞);
  3.区域麻醉:(腰麻、骶麻、硬外麻、腰硬联合麻醉)。
  4.全身麻醉:吸入麻醉药(如笑气、安氟醚、异氟醚);静脉镇痛、镇静、麻醉药(如度冷丁、芬太尼、安定、氯胺酮)。
  理想的分娩镇痛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1.对母婴影响小;
  2.易于给药,起效快,作用可靠,能满足整个产程镇痛的需要;
  3.不影响宫缩和产妇运动;
  4.产妇清醒,可参与分娩过程;
  5.必要时可满足手术的需要。
  分娩镇痛的禁忌症
  产妇有产道异常(如骨盆狭窄),头盆不称,宫缩异常,多胎,凝血功能异常,局部或全身感染,低血容量,营养不良,精神有异常,产妇自己不愿意选用镇痛者。
  椎管内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为了更好地解除分娩中的疼痛,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都在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各种药物和方法屡有报道,但各有利弊,时至今日尚无一种即能使分娩完全无痛又不影响母婴安全的方法。目前公认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的镇痛效果最好,两者以前者的应用较为普遍。美国妇产学院(ACOG)提出:腰段硬膜外阻滞最为有效且副作用少,但应使产妇保持活动自如,参与分娩过程。
  分娩镇痛选择的原则是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方法,以保证安全有效。对胎儿来说,各种麻醉镇痛方法的优缺点并不是绝对的,关键是医生应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方法,同时要充分理解和估计每种方法对胎儿和产妇的影响,并且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预备好各种处理措施和方法,既要保证减轻疼痛,又要保证母婴安全。以下介绍目前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
  一、连续硬膜外注药(CIEA):
  CIEA是硬膜外连续输注低浓度的局麻药和脂溶性阿片类镇痛药。
操作方法:在宫口开至2-3cm时,选取L2-3硬外穿刺,成功后单次给药5-10ml麻醉平面控制在胸十以下,然后用微泵持续输注镇痛药液(0.0625%-0.125%布比卡因或0.1%-0.2%罗哌卡因加芬太尼1-2ug/ml),8-12ml/h。至宫口开全时停药。
  麻醉药物:
  1.布比卡因 分娩早期推荐用0.0625%~0.125%溶液输注,进入第二产程改用0.125%-0.25%溶液。布比卡因与血浆蛋白呈高度结合,胎盘透过量最少,脐静脉血与母体静脉血血药浓度之比为0.31。产妇在应用布比卡因时其心肌毒性增强,可能与妊娠期间黄体酮增加有关。
  2.罗哌卡因 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与布比卡因结构相仿,理化特性相似,麻醉效能相近,布比卡因为消旋的混合物,而罗哌卡因是纯左旋式(-S)异构体,对心脏的毒性明显低于布比卡因,低浓度的罗哌卡因有感觉阻滞与运动阻滞分离的特点,0.1%-0.2%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对母胎较安全,可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而运动阻滞小。
  3.芬太尼 与局麻药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10~25ug有起效快和镇痛时间延长的特点。由于该药极易通过胎盘,对胎儿同样具有呼吸抑制作用,母体用0.1ug/kg时对新生儿影响较轻,但随剂量的增加新生儿Apgar评分中呼吸评分可降低。
  CIEA的优点:可持续镇痛,镇痛平面恒定,减少运动阻滞,对循环呼吸功能影响小。
缺点:在产程中镇痛需求发生变化时难以及时调整药量,导致连续给药量不足或超过其实际需求。
  二、腰硬联合阻滞镇痛(CSE):
  操作方法:在宫口开至2-3cm时,选取L3-4硬外穿刺,成功后用27G腰穿针从硬外针中穿刺进蛛网膜下腔,注入苏芬太尼5ug+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2.5mg,拔出腰穿针置硬外导管,接微量泵持续注入镇痛药液。
  优点:镇痛起效更快,用药量更少。
  缺点:操作较复杂,费用较贵。
  三、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
  操作方法:在宫口开至2-3cm时,行硬外或腰硬联合穿刺置管后,给予负荷剂量起效后,接镇痛泵以背景剂量4-8ml/h,追加药量3ml,锁定时间为30min
优点:产妇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控制用药量,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缺点:给药速率须要产妇的理解和控制。
  椎管内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1.长时间输注麻醉药,出现运动阻滞,第二产程延长,器械助产率高,剖腹产率高。
  2.阻滞平面过高,容易出现低血压。
  3.膀胱充盈后排尿感觉减弱,出现尿潴留。
  4.皮肤骚痒。
  5.寒颤,发热。
  6.头晕,恶心,呕吐。
  7.误入蛛网膜下腔。
  8硬外阻滞不全,镇痛效果不佳。
  椎管内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注意事项:
  分娩镇痛期间,须高度重视且严密观察各种药物及方法对母体或胎儿的不良影响,对产妇要进行必要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呼吸的监测,如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对症处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周热点文章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广告查询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