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主题内容 > 重症监护 > ICU新进展

葛根素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时间:2010-08-23 14:04:42  来源:  作者:
将葛根素与公认能有效扩张冠状动脉的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现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04年5月~2005年5月在我院急诊观察室及住院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132例,均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心功能Ⅰ级~Ⅱ级。随机分为3组:葛根素组40例,其中男31例,女9例,平均年龄56.3岁,平均病程(5.8±2.0)年;葛根素+硝酸甘油组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平均年龄54.7岁,平均病程(5.5±1.9)年,硝酸甘油组56例,其中男42例,女14例,平均年龄58.1岁,平均病程(6.3±1.9)年;三组间性别年龄病程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除外有高血压,糖尿病,凝血障碍及肝肾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所有受试者实验开始前均停用抗心肌缺血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有心绞痛发作者,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葛根素组予葛根素4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硝酸甘油组予硝酸甘油注射液5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葛根素+硝酸甘油组则同时接受上述两种方案治疗。三组疗程均为2W。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用药前后每天心绞痛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消耗量,药物毒副作用。②治疗前及2W后记录24h动态心电图,测量平均心率(AHR);抽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 
    1.4 疗效判定标准 

       同等程度的劳累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90%,基本不用硝酸甘油为显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硝酸甘油耗量均减少10%~90%为有效;达不到以上标准者为无效。

      1.5 统计学原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 2 检验。

2 结果 

          三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耗量以及AHR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疗效比较见表1,三组治疗前后AHR比较见表2。 表1 三组疗效比较 注:与硝酸甘油组比较,*P<0.05;与硝酸甘油比较,#P<0.01表2 三组治疗前后AHR的变化注:各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P<0.01,***P<0.05 

         三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用药初期硝酸甘油组5例出现头痛,葛根素+硝酸甘油组2例出现头痛,均为短暂性,随着治疗进程,很快恢复,不影响继续治疗,葛根素组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3 讨论 

         葛根素注射液是由野葛或甘葛藤根中提出的一种黄酮苷,临床研究表明它有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可使正常或痉挛状态的冠状动脉扩张,增加冠脉和脑的血流量,还可舒张平滑肌,降低血管阻力,有一定降压作用,同时能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氧耗量,改善微循环 [1] 。目前,心绞痛的药物治疗包括扩张冠状动脉,减慢心率以减少心肌氧耗,抑制血小板及调脂稳定斑块等,硝酸酯类药物是目前公认最基本的抗心绞痛药物 [2] 。本研究显示,葛根素注射液在缓解症状方面与硝酸甘油注射液相仿,且两者联合应用疗效更好。与硝酸甘油相比,葛根素注射液能显著降低患者平均心率,无头痛、低血 压头晕等副作用。本研究中葛根素组在治疗前后 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未见出血及过敏反应等副作用,安全性能好,疗效显著。但有报道葛根素临床应用疗程过长时易发生药物蓄积,产生毒性,可疑不良反应为各类过敏反应,经停药及抗过敏治疗后恢复。故临床应用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加强临床用药监护,并注意疗程不宜过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8:46.

 [2] 国家“九五”攻关课题组.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不稳定性心 绞痛的临床疗效.中华心血管杂志,2000,28(6):413.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周热点文章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广告查询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