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断 典型病例诊断不难,根据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相应的辅助检查,一般可获诊断,但有些病人突然发病,而以前无明确病因,诊断也较困难。 1983年,Koretz提出早期诊断要点如下:①病人无肝炎病史,体检时肝脏明显缩小,全身情况渐差。②神志模糊,或新近有性格、行为改变。③肝功能检查异常,凝血酶时间延长,超过对照3s以上。④低血糖。⑤重度高胆红素血症。⑥血氨升高。⑦脑电图异常。 我国急性肝衰竭诊断标准为:①起病8周内有肝性脑病、神经系统表现。②无慢性肝病体征。③常规生化检查及血液学检查有肝细胞功能减退,早期尤其有谷丙转氨酶极度升高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而维生素K注射不能改善。④有病毒性肝炎病人接触史、或药物、毒物所致肝损史。⑤肝组织病理有大块或亚大块肝坏死。 二、治疗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基础治疗:包括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及热量平衡,并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护。②针对肝脏损害病因及肝脏损害所致的内环境的治疗,包括:消除致病因素、调节免疫、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毒物产生、纠正代谢紊乱、改善肝脏血循环、促进肝细胞再生等。③防治各种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脑水肿、肝肾综合征等。④肝移植及人工肝辅助装置支持系统。 (一)基础治疗 1.急性肝衰竭监护指标 表6-1是一些研究中心制订与使用的监护指标。 1. 维持正氮平衡、液体平衡 2. 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3.补充维生素 4.输注血制品 (二)特殊治疗 1.病因治疗 2.免疫调控疗法
表6-1 急性肝衰竭监护指标 观察时间 | 观察项目 | 持续观察 | 心电持续监护、鼻胃管持续吸引 | 1次/h | 呼吸、脉搏、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 | 1次/6h | 脑电图、肝脏大小(B超)、心肺功能、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血糖 | 1次/12h | 血白细胞及红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 | 1次/24h | 血清转氨酶、总胆红素、血小板计数、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清钙、磷、胸部X线检查 |
(1)肾上腺皮质激素; (2)胸腺肽; (3)血制品、免疫球蛋白; (4)促进肝细胞再生:应用胰高糖素1mg与正规胰岛素8U,溶于10%葡萄糖500ml中缓慢静滴,2周为一疗程,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另外,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ic growth factor ,HGF)近年来用于急性肝衰竭的治疗。 (5)其他:辅酶Q10和谷胱甘肽均为氧自由基清除剂,可以防止肝细胞脂质过氧化,对于药物中毒性或缺血所致的暴发性肝衰竭有明显的益处。辅酶Q10的用量为10~20mg,每日3次口服,或2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谷胱甘肽的用法是50~100mg/次,肌肉注射,每日1~2次。 3.改善血循环与供氧 前列腺素(PG)可增加肝脏血流量、门脉和肝动脉压降低,证明有改善肝脏循环的作用。常规用法为:PGE2200mg加于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分钟30滴,10~30d为一疗程。 (三)并发症的治疗 1.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治疗 (1)肝性脑病的治疗:肝性脑病的治疗,首先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并且纠正肝性脑病的诱因,如氮质血症、消化道出血、镇静剂的应用、感染及代谢紊乱、便秘等予以口服乳果糖20~30ml,3次/d,使病人每日解成形软便3~4次,口服新霉素以清洁肠道致病菌,用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急性胃粘膜病变可静滴奥美拉唑或法莫替丁。 (2)脑水肿的治疗:应用25%山梨醇或20%的甘露醇,每次250ml快速加压静滴,于20~30min内滴,其后每4~6h 1次,加用地塞米松5mg,4~6h 1次,首剂加倍,与脱水剂合用2~3d。 2.出血的防治:适时的输注新鲜血浆或全血以补充凝血因子,静滴奥美拉唑或法莫替丁可预防胃腔内氢离子反弥散所致的胃粘膜糜烂,口服心得安可降低门静脉压力,以减慢心率25%左右为宜。 3.感染的防治 4.肾功能衰竭 5.呼吸衰竭 6.心血管并发症 7.急性胰腺炎 可予加贝酯0.1g 加 5%葡萄糖500ml静滴1次/d。必要时插管行胃肠减压,同时静滴H2受体拮抗剂或奥美拉唑 8.低血糖 如血糖低于2.2mmol/L(40mm/dl),即静脉滴注50%葡萄糖40~60ml,继之再补充10%葡萄糖。 (四)人工肝支持及肝移植 1.人工肝支持疗法 (1)血液透析; (2)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滤过; (3)血液灌流; (4)血浆分离; 2.肝移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