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林洪远 黎沾良主编,林洪远付主编:现代危重病医学 安徽科技出版社,1999 20世纪80年代我国医学最有意义的事件之一是引进了现代危重病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的理论,并建立了一批主要的实践基地------ICU(intensive care unit,加强医疗病房)。危重病医学是当今最年轻的学科之一,如果以1970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成立为标志的话,那么只有20余年的历史,但其发展之快、作用之重要,则为整个医学界所瞩目。 建立危重病医学和其主要的实践基地ICU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今天,医学的高度发展,使过去许多早期不能存活的病人的生命得以延长,同时也使危重病人的数量大量增加。虽然这些病人的原发病并不相同,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均会导致心、肺、肝、肾、脑、胃肠道等重要器官损害,以及免疫、代谢、内分泌等到全身系统的机能紊乱,从而构成对病人生命的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种类的病人的病理生理变化有许多共同点,其治疗原则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往往是一致的。 此外,当今临床各种专科都在向纵深发展,并高度趋向专业化,旨在有力地促进本专业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向专科以外发展的能力。因此,如果病人病情转化,出现上述危及病人生命的问题时,非危重病医学的任何一个专科领域的专家就难免感到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不可否认,任何一个临床专科医师都具有一定的救治危重病人的经验,但毕竟非其所长,用现代危重病医学的标准衡量,在经验和能力上都是欠缺的。 还有,当今医学的高度发展也使传统的检查和治疗手段不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医学正充分吸收其他科技领域的发展成果,使一大批集微机、电子、机械和传感等技术为一体的先进仪器进入临床,这些仪器不仅需专人使用管理,而且造价昂贵,在短期内还不可能普及使用,其中一些则可能仅对危重病人有益。上述种种原因即产生了把危重病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给予专门研究和独立管理的必要性,危重病医学和ICU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虽然危重病医学和ICU十分年轻,但其建立和发展却也和任何其他学科一样经历了一个较漫长的准备阶段。早在19世纪中叶,危重病医学已经初见端倪。1863年著名的现代护理事业的先驱者南丁格曾撰文写到:“在小的乡村医院里,把病人安置在一间由手术室通出的小房间,直至病人恢复或至少从手术的即时影响中解脱的情况已不鲜见。”这种专门为术后病人,以后进一步扩大到为失血、休克等危重外科病人开辟的“小房间”存在相当长的时间,在20世纪20年代被正式称作“术后恢复室”(Recovery Room),并作为麻醉科或外科的一部分存在。50年代以后,若干重大事件促进了“术后恢复室”向更高层次发展。50年代初,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发生多发性神经炎流行。为抢救呼吸衰竭病人,麻醉医师携带机械呼吸器介入了病房的抢救工作,并获得巨大成功。虽然很早以来人们即已认识到机械呼吸对于呼吸衰竭病人有重要的治疗价值,但呼吸机笨重的体积、复杂的操作和有限的功能妨碍了其在病房的利用。然而在50年代以后,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新型轻便的呼吸机相继推出。与此同时,心电和循环压力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并研制出了一系列能够用于病人床旁的设备。值得一书的是,60年代末由Swan、Ganz医生研制的血流导向的肺动脉导管更将过去仅能用于实验研究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安全和方便地移植到了病人床旁。除此以外,其他传感技术和治疗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所有这些变化都有极大地拓展了临床监测和治疗能力,为危重病人监测和治疗的专业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