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200025) 陆志俊 于布为 急性呼吸窘迫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ARDS)是一种预后极差的征候群。自1967年Ashbaugh首次报道以来,其死亡率在不同的文献中差异很大,40-90%,原因之一是各家采用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不同。由于到目前为止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故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在1994年发表的欧美联合调查报告中,建议使用“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这一诊断,并将“急性呼吸窘迫征(ARDS)”定义为一种严重的ALI,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学者的赞同。 在ARDS的治疗上,医学界长期以来致力于用机械通气的方法,例如呼气末正压、反比通气等,以减少肺不张,改善通气/血流比值,减少动静脉短路,提高患者的血PaO2。而药物治疗仅处于辅助地位,,主要用于感染的防治和支持疗法。但随着对ARDS的发病机理的不断了解和新药的开发,药物在ARDS治疗中的地位不断突出。本文综述药物治疗ARDS的进展。 ARDS的发病机制 ARDS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肺顺应性降低和持续的低氧血症,X片表现为肺弥漫性浸润。肺组织的病理切片显示肺间质水肿,肺不张,淤血,出血,肺透明膜形成和肺纤维化。此类患者往往主要表现为肺气体交换功能的丧失,并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感染(特别是肺外器官的感染)被认为是ARDS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细菌通过内毒素(脂多糖,LPS)损伤直接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的一系列链级反应,在某些患者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使机体循环中存在着过量的炎性因子,如氧自由基,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补体片段及炎性细胞因子。由于肺的特殊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血管丰富,血流量大,肺血管内皮细胞可降解一部分血管活性物质和炎性因子),往往成为全身炎性反应的第一个受害者。炎性介质作用于肺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其结构破坏和功能的改变,使其不仅不能或减少了对炎性介质的破坏,反而产生白细胞介素和内皮素。并表达黏附因子,产生和加强多形白细胞,血小板和巨噬细胞的趋化和附壁功能,导致肺血管内皮细胞死亡,肺--血屏障功能被破坏,大量血管内液体渗入肺间质和肺泡,引起肺水肿和肺顺应性降低;同时,多形核细胞、血小板附壁并聚集于毛犀血管周围形成血栓,肺血管床被破坏,导致肺动脉高压。再者,一部分多形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还穿过肺--学屏障进入肺泡内,分泌过氧化物、蛋白酶等物质,杀伤肺组织细胞(主要是肺泡I型细胞)。特别是巨噬细胞,它可以分泌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小板衍化因子(PDF),影响肺间质细胞在G0/G1期的有丝分裂,促使其大量增殖并进入细胞腔。循环中的粒细胞也受它们的趋化进入该区域,加重对肺组织的损伤。这些均导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减少、肺不张和功能余气量的减少。在临床上即表现为呼吸窘迫和顽固性的低氧血症。同时,在此过程中,机体的炎性反应得到加强,并影响其它脏器。因此,ARDS不是一种孤立的疾病,而是危重病人所发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中的一部分。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研究通过药物治疗来影响ARDS的发展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