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我的工作经历之中的第一件大事”,上海奶业协会副秘书长顾佳升回忆说,惨剧肇因是个别奶农为应对当时采用的比重检验,从土墙表面刮下“土盐”,加入到掺了水的生奶里使得比重回复到正常,而“这次发现那个农民加‘土盐’,其主要成分是亚硝酸盐。”
当年国家立即增加了亚硝酸盐检测指标,风波很快平息,但1993年乳制品产业还是出现了负增长,奶产量下降到498万吨。
“中国从1989年有第一代婴幼儿奶粉开始,我就在里边了”,圣元创始人张亮见证了这段高增长。他在法语专业毕业之后进入一家法国公司,在那一直干到1992年,并通过这家畜牧公司进入乳制品行业。
中国乳业泰斗骆承庠回忆说,当时他研发婴幼儿奶粉除了指标之外,很重要的一项是检查奶粉的实际营养效果。为此,学生要协助他做相关实验,其中包括让服用婴幼儿奶粉的小老鼠在水缸中游到筋疲力尽。
“抓老鼠也有技巧,陈××(某乳业上市公司现任分管研发副总)不知怎么就老被老鼠咬”,那个质朴的年代如今依然在骆承庠的记忆中挥发着快乐,但这种质朴很快戛然而止。
旅欧乳品工程师施大生告诉本报记者,20余年前中国就有按照国外先进方式生产的婴幼儿奶粉,当时由丹麦人投资的多美滋收购上海优质生奶,以湿法生产婴幼儿奶粉。
施大生解释道,牛奶与母乳相比,乳清蛋白比例低、酪蛋白比例高,前者制成婴幼儿奶粉时需要提高乳清蛋白,而生产奶酪尤其是干酪时会用掉酪蛋白剩下液态乳清。欧美等国主要选择儿童专用液态奶,这种奶拿没变性的脱盐乳清,加上牛奶均衡调配后制出。而只有偏僻地区才用上述儿童液态奶喷制成奶粉——这个过程就是婴幼儿奶粉的湿法生产。
但中国乳业从业人员跳开国际通行的正规做法,找到了一条“捷径”,以便宜价格进口乳清粉加全脂奶粉,制造成为婴幼儿奶粉,形成所谓“干法”,并以此“独门绝技”特立独行——中国是唯一“干法”婴幼儿奶粉大国。
而对于主张这一做法的公司来说,干法混合不但摆脱了饲养奶牛限制,生产工艺变得很简单,而且费用也变得极低,尤其“环保节能”——记者从某婴幼儿奶粉公司获得的数据显示,干法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能耗是各种工艺中最低的,每年生产约2亿产值的产品,耗电不到50万元,用水也就1万元左右。
灰色“创新”
1995至1998年中国奶粉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仅为1.7%——1998年整个奶粉市场只有37万吨,远低于乳制品行业的平均增长率18.17%。这让奶粉企业日子很难过,而乳清粉进口生意更显得尤为重要。即使过去采用湿法生产的多美滋,被丹麦人卖出变为澳大利亚投资企业之后,也加入干法生产大军。
1997年,张亮注册了北京澳内特乳品有限公司,乳清粉进口正是其主要生意。他不是唯一一个看到其中巨大商机的人。1998年,中国进口乳清制品6.9万吨,但次年乳清粉即增加到8.32万吨。 施大生说,乳清粉之中“奥妙”很多,动辄利润相差很大:例如,好的液态乳清是以凝乳酶生产干酪得到的,而用酸法(用柠檬酸等得到)的乳清就差很多;牛奶里灰分(无机成分残留物)比人奶要高,灰分去掉这一环节叫脱盐,灰分的高低也影响乳清粉的品质与进口价格;加工中热伤害程度又决定了乳清蛋白是否变性,而这同样影响乳清粉的品质与成本。
“婴幼儿吸收不了变性的乳清蛋白,所以国外都是以低热处理强度的奶粉作为基料”,施大生说,中国进口的乳清粉就有一些是变性的乳清蛋白,而那些高热处理强度的奶粉生产的婴幼儿奶粉更是不适宜作为婴幼儿食品。
但彼时并非行业的景气期。1998年,中国新生婴儿数量首次低于2000万,根据轻工业信息中心数据,1999年乳制品行业内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企业378家,亏损的有124家,而其他的1200多家乳制品企业,日加工能力均在20吨之下。
这使得它们更致力于干法混合造就的“创新”空间,任何一个有市场拉动力的噱头都成为积极实践的方向。如今执掌光明乳业的郭本恒当时还是研究人员,他在2000年的一篇论文中写道,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奶粉品种最齐全的国家之一,“各种奶粉产品已涵盖每个层次的消费人群,即不同年龄段都有其特定的奶粉产品,对不同生理条件和疾病的人群还有功能性奶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