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麻醉与监护论坛2015年第11期
P. 16

Laboratory and Clinical Investigation

     最近研究表明,病理情况下P C T来自于甲状腺以外的器                    要的炎症标志物,PCT是否也参与了炎症反应,这一功能尚
官。已经证明感染引起的P C T升高并不来源于甲状腺C细胞,                      待证实。
而是由各器官(如肝、肺、肾、胰腺等)的巨噬细胞、单核细
胞对感染的反应从而导致P C T合成与释放[4]。细菌内毒素(脂                         P C T与其它指标相比,其主要益处在于当机体发生细菌、
多糖L P S)可能是P C T产生的主要来源(图2)。这一通路最初                  真菌感染时,在感染发生后3~6小时即有P C T水平的明显升
是由M u l l e r等学者于2001年发现。2004年L i n s c h e i d等描述  高。随着感染症状的好转,P C T水平有明显的下降。P C T增高
了细菌感染后P C T合成的位置与生化通路机制。首先,细胞                       的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在全身性细菌感染和
刺激因子粘附单核细胞释放少量P C T(2h内)。这个合成是                      脓毒症鉴别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观察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临
局限的,但是它在P C T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由此启动了                       床价值[5]。此外P C T浓度的升高不受机体免疫抑制状态的影
P C T的大量合成(大于18h)。只要刺激合成的因素持续存                      响。当机体处于严重细菌感染时,即使患者处于免疫抑制状
在,PCT就会一直生成。其次,实验证明病毒感染细胞后释放                        态或尚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血浆中PCT浓度亦有明显升高,其
INF-γ。这一细胞因子直接影响或阻断了PCT的合成。这些发                      升高程度与感染的严重度呈正相关关系。故PCT浓度的测定可
现可以解释这样的事实,PCT同时是一个很好的鉴别细菌感染                        以用来监测威胁生命的系统性细菌感染及其预后,可有效地
和病毒感染的诊断标志物。                                        指导临床治疗。

 图2 脂多糖诱导PCT释放                                          四、PCT的实验室检测
 Figuer 2
                                                         P C T的检测可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夹心免疫放射分析
                                                    法,虽然敏感性高,但放射性元素的污染致该方法使用受
                                                    限。近年来德国柏林B.R.A.H.M.公司生产了一种便宜、快
                                                    速、简便的检测血浆PCT的试剂,为双夹心免疫发光法,仅需
                                                    要20μL血浆或血清,半定量30min,定量2h即可得出结果。结
                                                    果归为四个类别:<0.5ng/ml,≥0.5ng/ml,≥2ng/ml,≥10ng/
                                                    m l。此法可排除交叉反应,提高特异性,同时也具有很高的
                                                    敏感性。另外,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新近研发出检测PCT的即
                                                    时检测试剂盒,满足了临床对快速检测的要求。

    二、PCT的清除                                            五、PCT临床应用

     至今为止还未确定P C T排出的特定途径,P C T被特异性蛋                     1.鉴别诊断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炎症反应
白酶降解,经肾脏排出很少。肾功能异常患者中PCT的清除半                             多数医师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及常规实验室检
衰期无显著延长,肾功能衰竭患者与健康受试者PCT浓度的降                        查(如白细胞增加,C R P升高等)诊断感染。但临床上患者的炎
低无显著差别。从尿液中测出的P C T浓度与血浆P C T浓度比例                   症表现有时并非由感染因素导致。1992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
相对恒定。因此,对于肾衰竭或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仍                          和危重病医学会指出,感染及非感染因素均可引起全身炎症反
可用PCT来进行诊断。                                         应。白细胞计数用于诊断感染的准确性很低。这是由于全身
                                                    性感染既可导致白细胞升高,也可以引起白细胞缺乏。在各种
    三、PCT的功能及用来评估治疗的有效性                             临床表现中,白细胞升高并非全身性感染的独立预测指标。而
                                                    且,一些细胞因子如I L-8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都可以引起白
     目前没有证据解释P C T的相关功能,只有假说。普遍                     细胞计数的改变。发热是菌血症的独立预测指标,虽然特异性
认为P C T不是一种激素也不是一个细胞因子,而是一个激                        较高(接近100%),但敏感性仅有5%。研究表明,TNF和IL-1可通
素因子。1998年,Nylen等学者的研究显示高水平PCT浓度                     过刺激I L-6的产生,导致体温升高。因此,体温改变也受到多
使脓毒症实验模型大鼠的死亡率从43%增加到93%。经过抗                        种因素的影响。C R P作为一种急性期蛋白质,多种感染及非感
P C T抗体治疗后死亡率从62%降到6%。P C T可能具有植物中                  染因素(如创伤或肿瘤)均可引起C R P升高。T N F、I L-1和I L-6
茉莉酮酸一样的作用,一种促使细胞凋亡的激素。P C T不                        能刺激肝细胞合成并释放C R P,其中以I L-6的作用最为重要。
仅是作为一种信号传递的生物标记物,在调控细胞因子网                           但是,在炎症过程开始8~12h后,才能从血清中检测出C R P,因
络中发挥着重要生理作用,P C T还是一种次级炎性介质,                        此,C R P的诊断准确性较差。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在细菌或真
放大并加重感染的炎症反应,但它不是启动因子。作为重                           菌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时,血清PCT浓度明显增高,但在病
                                                    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等情况下,血
                                                    清P C T浓度仅维持低水平,提示血清P C T浓度可以鉴别诊断感
                                                    染性或非感染性炎症反应,此为有别于其他检测指标的特征
                                                    之一,可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应用[6]。研究发现,肺结核和细
                                                    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PCT浓度有显著的差别,这对排

Laboratory and Clinical Investigation   63          FAM 2015 Jan/Feb Vol.22 Issue 1
                                       123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