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麻醉与监护论坛2015年第6期
P. 18
Review and CME Lecture
图8 小儿型号的Bullard硬质喉镜 联合应用传统喉镜则有可能明显改善Bonfils气管插管光
Figure8 Bullard rigid laryngoscopes for children 导纤维喉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1]。另外,大多数小儿的气管
插管失败儿是由气道分泌物较多所致。小儿型号B o n f i l s气
图9 无接头的小号气管导管套在了直径2mm的Hopkin’s rod硬质支 管插管光导纤维喉镜小的物镜形状可在视野中明显放大少量
气管镜上 的分泌物。再者,小儿气道中狭小的咽部空间可使该问题更
加复杂,因为物镜前端更有可能接触咽部粘膜。虽然在插入
Figure9 The small tracheal catheter without joint is set on 2mm Hopkin’s Bonfils气管插管光导纤维喉镜前应用直接喉镜扩大咽部空间
rod rigid bronchoscopy 可能会有助于气管插管操作,但喉镜片亦可占据部分口腔空
间和限制Bonfils气管插管光导纤维喉镜操作的灵活性[21]。
表1中列出了应用B o n f i l s气管插管光导纤维喉镜在困难
气道小儿实施气管插管的三篇病例报道[22-24]。在最近的2篇
报道中作者指出,应采用直接喉镜增大咽后部空间。这可避
免Bonfils气管插管光导纤维喉镜的“红视(red out)”现
象和防止物镜前端被分泌物污染。虽然这种方法在气道狭小
的小儿有用,但在张口受限小儿这种联合应用技术的作用则
十分有限。因此有人提出了一种应用合适型号P r o S e a l喉罩
通气道引导装置的改良技术,引导装置的作用类似于压舌
板,可将舌体抬离咽后壁。与宽大的直接喉镜片相比,这种
纤细引导器因占据较少的咽部空间而可能具有一定的优势。
表1 Bonfils气管插管光导纤维喉镜在困难气道小儿中应用的相关报道
Table1 GlideScope with pediatric lens
年龄 解剖和医学问题 麻醉历史 预后
足月、1.5 kg的 下颌骨发育不全、舌 反复直接喉镜气管 将2.5 mm的无套囊气管
新生儿 体肥大和呼吸衰竭 插管试操作失败 导管套在Bonfils上实施
气管插管获得成功
Hurler综合征,颈椎 既往在反复直接喉 在放置直接喉镜后,推
6岁小儿 活动受限,Cormack 镜失败后采用盲探 送Bonfils至会厌下,完
和Lehane分级为Ⅲ~ 或光棒辅助实施气 全显露的声门允许将气
Ⅳ级 管插管 管导管直接插入气管。
18月小儿 Mosaic三体综合征, Cormack和Lehane 1位操作者同时联合应用
长脸、小颌和张口受 分级为Ⅲ级 直接喉镜和Bonfils成功
限(2 cm) 了实施气管插管
小儿B o n f i l s气管插管光导纤维喉镜(B o n f i l s 五、未预知的困难气管插管
Intubation Fiberscope,Karl Storz GmbH,Tuttlingen,
德国)是另一种可能的选择,其为一个带有前端弯曲(40 与气管插管操作有关的问题能够导致明显的气道软组织
度)的硬质支气管镜(图10),其有两种型号适用于小儿: 损伤和水肿,并且是通气不满意所致缺氧性麻醉死亡和脑损
一种的,光学干长22c m,外径2.0m m,适用于2.5~3.5m m的 伤的主要原因[4]。关于小儿和成年人麻醉技术事故结案诉讼
气管导管;另一种的镜干外径为3.5m m,适用于内径4.5~ 案例的比较性研究显示,在由通气不满意所致的小儿诉讼案
5.5 mm的气管导管[20]。 例中,89%则是可以预防的[1]。
图10 小儿Bonfils气管插管光导纤维喉镜 1.基本处理原则
Figure10 Bonfils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fiber optic laryngoscope for 小儿麻醉诱导后出现的非预知性困难气管插管比较少
见。如果患者存在自主呼吸和气道通畅,应在保留自主呼吸
children 的基础上根据预知性困难气道操作指南进行处理。如果在已
经应用肌肉松弛药的小儿证实气管插管操作困难但通气无问
题,亦可根据预知性困难气道处理指南进行处理[1]。
麻醉医师最惧怕的情况是在常规或急诊麻醉中应用肌肉
松弛药后发生的不能气管插管且不能通气状态。如果是在快
速序贯麻醉诱导后发生此种危险情况,则应在维持氧合的同
时试图让小儿苏醒。如果已经应用长效肌肉松弛药,处理原
则仍然是尽可能采用最佳的方式维持氧合和通气[2]。
2.维持通气的方法
(1)双人面罩通气
Laboratory aRnedviCewlinaicnadl CInMveEsLtiegcattuioren 31 FAM 2013 Jan/Feb Vol.20 Issue 1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