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麻醉与监护论坛2015年第4期
P. 21
Review and CME Lecture
温监测,因为低温常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即使是中度的低体 (>1000m l)的情况下使用,主要目的是减少异体输血,从
温,核心温度降低1℃,也会显著增加手术失血量,加强体温 而增加成本效益、提高携氧能力、加速伤口愈合[35]以及减少
监测,使用变温毯保暖、使用输液加温装置等措施来保持正 异体输血及其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38]。血液稀释
常的体温范围,可以减少术后伤口的渗血[15]。 按容量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①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a c u t e
normovolemic haemodilution,ANH):对预计术中出血较多
五、血液保护性策略 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或诱导后采血,同时输入等效容量的晶
体或胶体液使血液稀释,有输血指征或手术结束前再将采集
目前减少异体输血的措施主要有:促进红细胞生成,应 的新鲜自体血反顺序地回输给患者。由于采集的血液通常于
用止血药物,自体输血,控制性降压,这四种方式均能够降 8h内回输,所以保留了大部分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凝血功
低异体输血的需求,是血液保护的有效措施。 能。通过A N H使血液一定程度稀释,术中H b、红细胞压积降
低,从而使血液有形成分丢失减少,以达到不输异体血或少
1.促进红细胞生成 输异体血的目的。对一些合并内科疾病的患者,急性等容性
择期或者限期手术患者围术期贫血是一种常见病,主要 血液稀释可以使红细胞减少,血液粘度降底,血流速度增
是由于术前铁缺乏或是慢性炎症性疾病,而术后贫血的主要 加,微循环改善,血液粘度下降等一系列有利的生理代偿变
原因是由于围术期血液的丢失,并可能会加剧炎症介导的抑 化,可以明显改善身体功能。②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 c u t e
制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和功能,而功能性铁缺还不能被口服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在不进行自体血转移
铁剂所纠正[31]。研究证明术前口服维生素B12、铁剂、叶酸 的前提下通过麻醉后血管床扩张,同时输入一定量的血浆代
[32]或者静脉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增加H b的水平,且其剂 用品而达到高血容量状态,使血液稀释,增加对失血耐受的
量与RBC增加具有线性量效关系[11]。EPO是促进红细胞生成的 储备能力,减少出血时的红细胞丢失量。虽然A H H具有增加
因子,有研究发现在择期骨科手术的围术期应用重组人E P O 血容量、改善微循环、减少异体输血、维持血流动力学和内
可增加红细胞计数,提高H b和H c t水平,即使术前1天使用 环境的稳定等作用,但A H H对于心功能较差、高血压以及老
E P O和铁剂也可显著减少术中输血需求,并可降低术后死亡 年患者来说可引起循环负荷加重,可能会导致肺水肿和心衰
率[16]。从而更好的耐受术中血液的丢失,防止术后贫血。 的风险。③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acute non-isovolemic
2.应用止血药物 hemodilution,ANIH):术前采集一定量的血液后,再快速
止血药物对于减少血液丢失非常重要,可以预防性的使 补充2-2.5倍于采血量的等效晶体或胶体液来补充血容量,
用以减少术野失血,也可以做为大出血时的治疗方法。临床 降低红细胞压积,并于手术结束之前回输所采集的自体血。
上应用的止血药物包括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如抑肽酶、赖 A N I H之后,虽然血小板浓度降低,但凝血酶原时间(P T)、部
氨酸类似物氨基己酸和氨甲环酸)和强效止血药重组活化Ⅶ 分凝血活酶时间(A P T T)在稀释前后并无显著改变,凝血功能
因子(r FⅦa),以及由人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或Ⅷ因子、 影响甚微,不会增加术中出血量[35,38]。
牛抑肽酶等组成用于局部止血的纤维蛋白粘合剂,可以减少
术后的失血[33]。 4.控制性降压
3.自体输血 在手术期间控制性降压亦可以减少患者术中出血,是血
与异体输血相比,自体输血可以避免经血液传播的疾 液保护的支柱之一。控制性降压是指在保证重要脏器氧供的
病,如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等;不需检测血型和交叉 情况下,人为地将收缩压降低至80-90m m H g,平均压降低至
配合试验,可避免同种异体输血产生的抗体抗原免疫反应所 50-60m m H g或基础值的30%以下,使术野出血量随血压的降低
致的溶血、发热和过敏反应;可避免同种异体输血引起的差 而相应减少,使输血需要量降低或避免输血,为此麻醉应当
错事故;此外,自体输血是在短时间内新鲜血液的再输入, 有足够深度,以降低患者应激反应,保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
有效成分损失少,红细胞具有良好的活力和功能[34]。自体输 学稳定,减少术中失血[37]。
血技术有三种:①自体血液回收;②术前自体血储备;③血
液稀释[35]。 六、结语及展望
在急诊创伤患者不可能术前自体血储备,所以术中自体
血回收和利用成为创伤患者血液保护的重要方法[16]。此外, 对于创伤患者来说,血液是维持其生命的重要保障,因
自体输血在短期内新鲜血液的再输入,有效成分损失少, 此,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手术方式,并结合现有的输
红细胞具有良好的活力和功能[34]。众所周知,红细胞42天 血指南等各方面综合考虑,在围手术期给予全面系统的血液
的储存期是基于两个要求:①在输注24h后75%的红细胞依 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输血并发症,降低输血相关死亡
然存在于血液循环里;②在血袋里发生的溶血不超过1%。虽 率,以维持和推进整个治疗方案的稳定和有序进行。
然储存42天的红细胞能够达到这个标准,但是大量的实验室
和临床表明,与短期储存的红细胞相比,储存时间较长的红 参考文献
细胞更容易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病变,从而导致各种输血并
发症[36]。自体血液回收使患者丢失的血液重新返回患者的 [1] Fastag E, VaronJ, Sternbach G. Richard Lower: the origins of
血液循环系统而不是被丢弃[37],应该考虑在可能严重失血 blood transfusion. J Emerg Med, 2013, 44(6):1146-1150.
LaboratoryRaenvdieCwlinaincdalCInMvEesLteigcatutiroen 44 FAM 2015 Jan/Feb Vol.22 Issue 1
123